Saturday, February 11, 2017

尼泊尔之行 2016年 (十一)[蓝毗尼]



从奇特旺到蓝毗尼的路途几经周折,原本旅行客车应该是点到点中间不停留的。出发点的载客数量只有严重不足的七个人,车主为了多挣钱,让这辆客车跑得像公交车般走走停停,承载搭客上上下下的颠簸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皆为利往。

排灯节对印度教徒来说就是新年,属于一个兴高采烈地连续庆祝五天的节日。目睹穿着光鲜靓丽传统服饰提着礼品的尼泊尔人,在尘土飞杨的路边窘迫地挤进不相称的陈旧车里,心里除了感慨他们的新年出门的不堪,也为他们那份新年期间优雅行装打扮所遭受的委屈感到惋惜。

下午停车吃饭后,车子又换了一批穿着类似中国云南族的少数民族上来,人数多到炸锅!更为骇人的是车走一段路程后,从车座上层架子竟开始滴水下来,混杂着泥土和尘埃的黄色污水滴直落在我的大腿上。找来车掌投诉,他毫不迟疑地就拉出所有放在架子上背包挂着的矿泉水塑料瓶,然后一一往车窗外扔,这时我才明白塑料瓶也会不堪旅途折磨的。

经过五个小时跋涉旅游车到达 BHAIRAHAWA,从这里还得打车约40分钟过去蓝毗尼(LUMBINI),行李从车顶卸下来时已经蒙上一层厚厚的黄沙。

丁丁是坐在我旁边来自中国的80后,也是第一次出国。他在网上预定了一个住与行的配套,通过旅行社安排酒店和交通,有车子接送到蓝毗尼的酒店。图个方便,我搭乘丁丁的顺风车,也在相同的酒店订房住。

丁丁的旅游安排似乎很不合理,我们安顿下来的时间已经接近下午四点钟,到六点时天色就会全黑了,酒店老板告诉丁丁要赶紧自行参观景点,隔天早晨六点半安排交通出发去博卡拉。过去博卡拉需要十几个小时,路又不好走,这等于说他两天来就只是给车子拖着走,来不及观光,也没得歇息。经过我的劝说及一番反复斟酌后,丁丁决定延长多待一天。

蓝毗尼为佛陀的出生地,自有其吸引人之处。关于蓝毗尼书上的叙述:“据说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夫人摩耶产期将临,按当地习俗回母家分娩,途经蓝毗尼时,在一棵娑罗树下生下了释迦牟尼。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在公元前245年参观了蓝毗尼,并在那里修建了至今闻名的柱子。”






隔天早上我们先到 MAYA DEVI TEMPLE 参观佛陀的出生地点,再到中华寺和韩国寺去。晌午时分,各个寺院逐个关门休息,不得其门而入,于是我们就盯着最北端的世界和平塔直走。






有个三轮车夫紧跟着我们,说只要500尼币就载去看五个景点,不用走路。回答不要他还是死命跟随纠缠,就像小狗追尾巴那样的原地打转箩筐,生怕不跟紧就会错失一次点头的机会。然而他的契而不舍并没有换来我们的首肯。虽然他不过是个想挣多点钱的老实巴交车夫,虽然感动于他的努力和坚持,但我们还是不愿意被车子拖拽着,丧失自由行走的权利。青山依旧在,几度夕阳红,拉锯战坚持了十五分钟后,他才肯死心离开。

正午的太阳毒辣辣地暴晒着大地,顶着炎热的太阳硬是走到了世界和平塔时,已被蒸得不敢再与气候较量,干脆躲在凉亭里歇息两个小时算了。



也许蓝毗尼是个只能以平常心来历练和解读的地方,容不得半点急躁;或许烦操是清静的变种,解除了急功近利的烦操不安,自然就会获得了甘之如饴的清静快乐。




等到天气稍凉时,我们掉回头去参观各个寺庙,感觉上德国馆最有格调最干净,奥地利和加拿大馆也不错。


















晚上市里搞个街头舞蹈。在昏昏的光线下舞蹈员的白披肩和白鞋下划出别样的动态弧线。他们把独属尼泊尔的舞蹈注入了现代劲舞的元素,任其随着音乐飞舞如梭。再以轻快细致的肢体动作,一点一滴唤回雅淡自华的民族风格,展现的是淋漓洒脱的架势,给人予的是清新豁达之感。


相对于在酒店里表演的中规中矩尼泊尔传统舞蹈场面,街头舞蹈显得生动活泼得多。

丁丁离开去博卡拉后,原本打算搬去景区内韩国馆里住几天,在哪里近水楼台好好感受蓝毗尼的风味。韩国馆提供简单条件的住宿,含餐饮一天收费500。然而此时此刻,我却莫名地觉得自己好像是紧紧抓住一根细绳上的蚂蚱,重心不稳的旋转摇摆,感觉虽然是隐约和静态的,但恍惚之间似是有事情要发生的警号,因而萌生了想立刻回家的念头。

不断移动的旅行没有使我失去动意,使我决定终止行程的不是已经看完景点,而是出来45天后确确实实感觉疲惫了。中午,我到一家旅行把当天的内航机票定了下来,再网定国际机票。当天下午六时从蓝毗尼直飞半小时至加德满都,九点从加德满都飞至吉隆坡再转飞,隔天早上七点抵达新加坡。

Thursday, February 9, 2017

尼泊尔之行 2016年 (十)[奇特旺国家公园]



通过旅行社买了张到 SAURAHA的客车票前往奇特旺,车费 700 尼币,车程六个小时。








地震造成的山崩路毁导致前往奇特旺 SAURAHA 的后半段公路异常难行,放眼窗外尽是铺天盖地的泥黄沙石尘土,老旧的客车散了架似的于蜿蜒狭窄的小路上趔趄地晃动着。




奇特旺国家公园乃现今世界为数不多的原始公园之一,乃世界濒危罕见的亚洲独角犀牛的栖息地和孟加拉虎的最后藏身地。

国家公园与 SAURAHA 村庄之间,横隔着一条水位不深的河流,需动用小舟载客摆渡方能进入。






参加奇特旺丛林漫步必须事先通过当地旅行社申请准证及雇用导游。为了找寻合适的旅行社,我在奇特旺的街道上兜兜转转了几圈,最后敲定一家贴有TripAdvisor 推荐标签的入内询问。在店里偶遇两位德国年轻夫妇,经过磋商后大家决定结伴同行。

丛林漫步需要趁着天气凉快时大清早出发,穿着尽量选择土黄色、浅绿色或暗色接近丛林自然色彩,避免鲜艳的红色、黄色甚至白色都不成。

导游寻找动物很有一套,行途中只要听到轻微的踅音,就会很警觉地立刻滯足屏息,并很快地观察到四周有什么样的鸟类动物出没。扎进高及身肩的茂密丛林里时,不用地图指南针也能找出正确的路线。沿途他还告诉我们如何通过观察动物的脚印、排泄物以及细听声响等各种迹象来辨别是何种动物于何时活动。











导游的祖辈曾经参与过抵抗英国殖民军的战争并取得成功。战后,英国人认识到尼泊尔人的勇敢坚韧的性格、尽忠勤劳的作风,与善良友善可爱热情的素质,也出于对他们的敬佩,大量地吸收尼泊尔人成为殖民地雇佣军。而今尼泊尔雇佣军(Gorkha) 已经成为名闻遐迩,受人尊重的世界级品牌,多个国家包括新加坡都聘用尼泊尔雇佣军维安保国。

奇特旺公园区有三种大象,一种是被人饲养后驯服成为背负游客出入森林的工具;另一种是受到保护被圈在大象饲养中心内;第三种最是幸福,在森林里自由活动。










步行过去大象养殖中心经过原住民塔鲁族的村落,他们已从古代靠打猎为生的状态,改为以种植稻米为主的生活方式,也有经营小商店的。











排灯节到了,是个光彩辉煌的庆典节日,接连庆祝五天,沿街家家户户门前地面上,竞相拼着色彩缤纷的图案。












小孩子们成群结队捧着一个装着花瓣、五谷、糖果的圆托盘,像密集的炮弹一组又一组沿户挨家拜年,边唱边喊祝贺词,屋子主人还以赏钱。





在路过的一间酒店餐厅吃饭时遇到一群来自中国的80后90后。他们在网上通过旅行社定了个旅游配套,其中包括蹦极跳、漂流、、骑象、滑翔伞。全程配于专车和司机。

在异地他乡以中文攀谈特别亲切,我们很快拉近关系融洽交流。这间酒店的尼泊尔老板特别热情好客,自愿带我们到奇特旺公象饲养中心,还安排在酒店门口搞个排灯节点燃蜡烛的活动。





排灯节夜晚,摇曳的烛光在每个角落闪闪烁烁,不知在这片寂静的土地上闪耀过了多少个流光岁月、多少个节日,映照过了多少遍人间的祈福与愿望。








回酒店的途中又被另一个老板邀请参加他酒店内的排灯节庆典。

歌舞在黑夜里升起,耳边响起民歌对唱和击鼓声,重覆合唱庆祝节日的单词歌诀,随着婉约韵律悠悠的回荡在酒店庭院的上空。那高亢充满磁性的嗓音引领着动感十足的舞蹈,使得这个弥漫着寂寞和单调的地方焕然洋溢着节日的喜悦。连酒店内的外籍住客也被感染得跟着加入扭动身躯,尽情狂欢。

节庆的愉悦如被敲打的手鼓般的震荡,又像鼓声般散发着深邃的回响,更像击鼓者那般的隐隐透露着多重多样的情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