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January 30, 2017

尼泊尔之行 2016年 (一)[帕坦]


我喜欢旅行。旅行让我跳脱日常繁杂的生活格式,让我打开碎影点点的梦境,从旅途的所见所闻之中寻找更深层次关乎生命内涵的东西,拷问人生。在一次的内观课程里,我遇到了背包客S ,聊话之中她让我感受到喜马拉雅山脉摄人心魄的气势,决定让生命的旅程拐个弯转个角到尼泊尔去。

考虑到每年五月至十月为尼泊尔的雨季,就把出发日期定为雨季即将结束的九月十九日。出发前买的是亚航的单程机票,这样就没有固定回程日期的后顾之忧,爱玩多久就多久,思忖着起码要以“月”为计算单位的慢萌旅游才够滋味。甚至于计划都废了,除了抵境的后的那晚,其他天的住宿也不事先安排,讲究的是悠闲的游走。



签证是在加德满都机场办的,在关卡对柜台的机场人员说大概会待上45天,他就给发了个90天的签证,付费100美元。另过了关口在出境处以约 2600 尼币 (26美元)的价钱购买了张30天3GB的电话卡。拥有这两件法宝宛若有了任我遨游天地的定海神针。

尼泊尔旅游恰恰与舒适和便利倒着走,这里没有大型的超市,没有高档的购物中心,没有宽敞整齐的道路,尘土扑面,凹凸不平的路面,简陋的公车,连出租车旅游客车也很陈旧,还经常断电。抵达加德满都的那一晚,住宿电网就例常地断电,屋子里面只能靠白天太阳能备电的微小电流照明。

第二天早上,我向一位美女问路去帕坦 (PATAN),她领我乘搭一辆嘟嘟车,车篷很低,左右两排的板凳只能坐满八个人。车子一路上走走停停,不时有人跳上来直到负载满满的,后来的人就要佝偻身躯压低头颅站着才进得了车厢里,有的甚至站在梯阶身体吊在车外。  这般的窘困确实很不好受,幸好尼泊尔人重视礼节,不会碰触别人的肢体,总算是让拥挤有了个内涵,也似乎有了质感。

车内混杂着各色各样的乘客,既有穿着一般的市井平民,也有传统服饰的妇女和帅哥靓女,亦不乏西装革履手拎公事包的上班族  。嘟嘟车价钱比出租车便宜得多,从600尼币的车费降至30而已,差价叫人咋舌的20倍。乘坐嘟嘟车让我地地道道的使用公共交通工具,参与了实地的出行方式。

历史上帕坦曾是一个独立的王国,与加德满都、巴克塔普尔三国鼎立。尼泊尔人绝大多数信仰印度教,帕坦地区却因曾经一度盛行佛教而拥有有众多的佛教寺庙与建筑物。

佛寺内不光是鼓声喧天,也有穿着亮丽传统服饰的信女鱼贯而入,隆重地走到庭院中央逐一馈赠粮食物品,热闹得很。






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